为提升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职业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9月1日至4日,滨州科技职业学院召开2025年暑期教职工培训。


党委书记韩锋在开班仪式上讲话中表示,正职开学之际,组织此次全体教职工培训,目的是为了使老师们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职业教育规律,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他对全体教职工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明确态度,精心学习。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与学校共同成长,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二是要把握机会,互相学习。将所学内化为自身积累,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三是要学以致用,积极实践。勇于实践,善于实践,把学到的新理论、新方法运用到工作中去,积极探索,真抓实干。四是要严肃纪律,严格要求。各二级学院、部门要结合培训内容认真组织学习讨论,总结上学期工作,系统规划新学期目标与举措。


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石忠围绕“创新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新阶段、新使命、新逻辑、新路径”进行培训。他从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战略路径:一是明确“新使命”,强调职业教育应服务国家战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二是构建“新逻辑”,推动“四链融合”与产教深度融合;三是探索“新路径”,通过构建“立交桥式”成长体系与数字化赋能,为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齐鲁理工学院副校长张士国围绕“抢抓机遇,对接政府评价要求,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进行培训。他从政策导向、数据支撑与趋势分析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深入解读了国家与省级评价体系的核心指标与实施要点;并从顶层设计、中层执行与全员协同角度,提出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为职业院校对接政策要求、提升办学质量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实操指南。


山东航空学院博士郭双乐开展“提示工程:解锁大模型潜力”主题培训。他从提示工程的基本概念、核心技巧、实际应用与系统框架四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大模型提示工程的原理与方法,结合党建文案生成、论文辅助写作等生动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结构化提示词激发大模型潜力,提升内容生成质量与工作效率,为教育、科研与行政领域提供了实用的AI交互思路与实践路径。


医养健康学院特聘教授郭利就“基于产教融合下高职院校老师企业实践和技术项目开发”进行分享。他从四个方面系统展示了高职院校老师在企业实践和技术项目开发中的开展情况,分享了三个企业成功案例,切实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在技术项目开发方面,以废聚酯瓶生产系列项目为例,详细讲述了项目立项,项目研究,到后面的验收和评价,以实物为载体,内容丰富,为教师企业实践提供了思路,也为教师提升职业能力、科研能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明东作“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专题培训。他从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高职教师专业素质的建设路径:在高职教育的核心定位与学生特点方面,强调产教融合、能力为本、思政贯穿等核心理念,呼唤教师树立类型教育思维;在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方面,提出教学与科研协同提升的五阶段成长路径,倡导“教学学术”理念;在师德修养方面,突出政治素养、职业伦理与人格魅力的三位一体结构,筑牢立德树人的根基。



学校还组织开展新进教师教学业务培训。培训会上,党委委员、常务副校长刘祥出席并对新进教师提出四点希望与要求:一是要坚守初心,时刻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保持虚心,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三是要做到尽心,在教育教学中履职尽责。四是要胸怀爱心,真诚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随后,教务与科研处副处长陈静对《滨州科技职业学院教学管理工作规范》文件进行详细解读,教务与科研处副处长刘爱学就“规范教学资料编写、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展开专题培训。此次培训内容详实、针对性强,对新进教师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提升教学规范与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此次培训,我校全体教职工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提升了能力。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高质量发展凝聚奋进力量。